1. 首先,确定一定的缴费期限,例如参与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
2. 然后,计算个人在这段时间内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总额。
4. 将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总额除以社会平均工资总额,得到实际缴费指数。
实际缴费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缴费水平和对养老金的贡献程度。较高的实际缴费指数意味着个人在工作期间缴费的金额相对较高,可能会对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较低的实际缴费指数可能会导致较低的养老金待遇。
实际缴费指数有两种计算方式:
一、缴费人员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然后取历年的平均值作为实际缴费指数。
计算实际缴费指数,要先计算参保人员每一年的缴费指数,然后将每一年的缴费指数加起来,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取平均值,作为实际缴费指数。
参保人员每一年的缴费指数=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相应年度上一年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这种计算方法是以缴费本人以年缴费基数为单位计算的。
二、部分省市***用的以月基数和省月平均工资进行的加权平均计算法。
这种计算方法是缴费本人以月缴费基数为单位计算的,如2014年缴费3个月,就以3个月的平均指数计算,2015年缴费12个月,就以12个有的平均指数计算,这种计算方式比较容易理解。
每个人的实际缴费指数,都是可以自己计算出来的。这个实际缴费指数直接决定了缴费本人退休时的养老金的多少。因为这个指数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养老金缴费指数就是一个0.6到3的数。如果每年你选择的社保缴费比例60%,那养老金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选择的社保缴费比例为300%,那么当年的指数就是3。知道每年的指数后,再把每年的指数相加,再除以缴费年限,就是个人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啦。
养老保险档次缴费数值:
1、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2、中档次的交纳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
3、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缴费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养老金缴费指数就是一个0.6到3的数。
如果每年你选择的社保缴费比例60%,那养老金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选择的社保缴费比例为300%,那么当年的指数就是3。
知道每年的指数后,再把每年的指数相加,再除以缴费年限,就是个人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啦。
社保缴费按60%,为什么退休平均指数达不到0.6?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社保缴费费率下调,但人们通常还是按照以前的数据来做对比。
2017年以来,各地分别按照规定不同程度调低了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调整前的数据60%由于时间较长,以深入人心,多数人仍以原来的数据为标准进行对比。事实上调整后准确的社保缴费率为51.38%,主要包括:“五险一金”38.38%,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8%,补充医疗保险5%。
支出项目、金额发生变化的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确定是根据个人账户缴存金额和当地养老保险金的平均水平测算的,平均水平可能比企业缴纳的多,也可能比企业缴纳的少,由此折算的比例自然与原来不同。另外,退休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不再缴纳,自然也会造成指数降低。
支出方式发生变化的内容包括:住房公积金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提取;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可以一次性提取,也可以多次提取,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支付方式方面的变化对指数降低造成影响较大。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在医保账户中变化不大以外,社保涉及的其他内容均由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就很容易给人产生“退休后平均指数降低”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bxdl.cn/post/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