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养老保险申诉期十一年的规定。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对超过两年未被发现,也未被举报和投诉的,不予处理。但违法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的,自终了之日起算,不超过两年。
2、比如那十一年是在国企,2004年下岗,补交上了的话,当然算工龄。
3、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1、法律分析:关于养老保险引起的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2、申诉补交养老保险的诉讼时效到底是一年。因为“申诉补交养老保险的诉讼”属于劳动***的民事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养老保险追诉期限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为二十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追诉期为两年;两年之外的违法行为,除非该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否则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没有权利管理。从通过劳动仲裁追究用人单位因未缴纳社保给员工做成的社保待遇损失方面来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4、通过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以单位告诉你不补交养老保险起算,如果很长时间持续没有补交,因为是持续的,追缴一年以上的保险金,我认为也是能得到***支持的。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程序是先双方和解,不行再申请仲裁,若不服仲裁再******,如果直接******是没有用的,也要经过仲裁裁决。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缴纳养老保险费发生争议,自争议发生之日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时效为1年。劳动者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养老保险待遇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时效自知道核定的待遇之日起为60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自知道核定待遇之日起为6个月。
6、年5月1日之前与用人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社保缴费争议的仲裁时效按《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养老保险争议的处理意见》规定执行,即:申诉时效最迟自当事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计算,在六十日内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1、法律分析: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3年),相关当事人可向人民***、审计部门、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2、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我国的社保分为两大类:居民社保和职工社保,如果你是居民社保没有缴满15年,你是可以进行一次性的补缴的,不过也是有一些要求的,就是最高的补缴年限不得超过15年。
3、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3年),相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审计部门、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4、社保补缴时限没有“最晚不能超过2年”的限制。具体解释如下:社保补缴不受2年时效限制:人社部有明确的文件规定,社保缴费不受2年限制。相关社保规章制度如《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等并未对企业欠费社保清缴问题设定追诉期限。最高法也有明确规定,缴纳社保不受2年限制。
5、个月内的补交:如果是因为单位没有及时为员工缴纳社保,导致的养老保险断交,这种情况下最多只能补交3个月的养老保险。劳动仲裁后的补交:如果单位没有依法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经过劳动仲裁之后,单位需要一次性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追诉期限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为二十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追诉期为两年;两年之外的违法行为,除非该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否则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没有权利管理。从通过劳动仲裁追究用人单位因未缴纳社保给员工做成的社保待遇损失方面来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法律主观:寿险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3、在法定的两年追诉时效内,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该员工可以向市社保机构投诉、举报,经查证属实后,该员工两年法定追诉时效内所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可以补缴。
4、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一年,所以离职3年后不能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而劳动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补缴,***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但由于超过诉讼时效,用人单位有抗辩权。
5、在2年的有效追诉期之内,你可以到社保监察部门投诉该单位,这样的话,单位会给你尽快补办这块缺失的保险。如果你什么证据都没有,你可以到该单位去谈的时候,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妈妈讨回公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bxdl.cn/post/2616.html